2020年是“七五普法”收官之年,也是“八五普法”謀劃之年,為落實“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”的政策要求,福建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,積極引進法治教育資源,提升法治教育成績,為普法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教育基礎。
為響應教育部“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”的政策要求,各地方學校在開展《道德與法治》授課的同時,也在加緊法治教室的籌建工作,力爭到2020年年底完成“每個縣(市、區(qū))至少建成一個法治教室”
在全國范圍內籌建法治教育基地,是落實“七五普法”政策要求的重要一環(huán),早在2016年,教育部等七部門就聯(lián)合發(fā)文,要求“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,到2020年,在各地統(tǒng)籌建成60所左右的國家級法治教育實踐基地
從2016年教育部提出“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”至今,校園普法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。但中小學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有限,對枯燥的法律條文理解相對膚淺,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難以取得良好效果,普法教育單一化、課堂化的問題逐漸凸顯處理
在信息時代,數(shù)字化教室早已不是什么新鮮名詞,據(jù)教育部統(tǒng)計,當前我國中小學數(shù)字化教室普及率超過50%,高等院校(全日制本、??圃盒#?shù)字化教室普及率達到100%。數(shù)字化教室的雙向互動能力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學校之間的教學差距
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VR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。與此同時,政府層面也對普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,僅依靠傳統(tǒng)圖文、視頻、活動進行普法宣傳工作已無法滿足普法工作需求。所以利用VR技術整合教育資源,構建集學習、交流、
?從“七五普法”到“八五普法”,盡管教育主管部門已經(jīng)對籌建法治教室提出了明確的政策要求,但在籌建落地上,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,配置不清就是其中之一。今天法研堂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標準版法治教室配置明細。
從“七五普法”提出“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”至今,各地法治教室籌建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,但實體教室建設始終是遠水難解近渴,部分地區(qū)甚至不具備籌辦條件,在這樣的條件下,要開設法治教育課程,需要更加依賴法制教育資源的支持。